書中還有黃金屋

20 Jul,2016

暑假指定節目- 香港書展今日開鑼,又是家長「大出血」的時候, 每年為孩子置入大量的課外閱讀刊物、作業、百科全書等,孩子是否真的把他們全部看完,還是封塵在書櫃上?網上資訊發達,知識不只靠書籍上獲取,那家長還要在書籍上投入大量金錢嗎?

在孩子教育上,我最捨得花費的項目是玩具及書籍,讓孩子視書籍和玩具一樣有趣,我雖為在職媽媽,但每天都會花點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,孩子會享受和爸媽一同學習的時刻,讓孩子從小享受閱讀的時間和培養對書籍的興趣,令他們不會覺得書本是沈悶的事,有助日後面對學校書本及功課的抗拒心及負面態度。

電視、平板電腦、電子產品的確是比書本更為吸引,家長很多時會利用電話或平板電腦令子女安靜地坐下來,自己可放心處理其他事務。但是,家長可能不察覺那是一種被動性學習,孩子只是吸收屏幕提供的資訊,而不需運用大腦思考,不需運用想像力,也會時間觀念失真,從而導致專注力、耐性、社交溝通等問題。相反,書籍是主動性學習,須要運用腦部看、讀、思考、運用技巧,不只是吸收知識,培養閱讀習慣亦幫助腦部發展,培養想像力、主動性、認知發展、同理心等。閱讀是一種腦部運動,讓運動成為習慣有助身心健康發展,令孩子日後對書本功課等都會有著正面的態度,學習更加事半功倍。

_DSC89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