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進步,開心過雞年
12th January, 2017
踏入2017年快兩個星期,農曆新年亦快將來臨,我先祝願各家長和小朋友身體健康,開開心心,愉快學習,合家平安!
家長們是否正忙於辦年貨迎接丁酉雞年?
慶祝農曆年,小朋友除了「逗利是」,對這個中國傳統節日又認識多少?家長們不妨趁這年頭與子女一同辦年貨、大掃除、行年宵等,教導傳統習俗的意義及對金錢的正確觀念,也令他們更投入節日慶祝活動吧!
大掃除
「年廿八洗邋遢」,據說將家中整理乾淨,就可保持身心健康消災去病。
平日家中能保持乾潔整齊,全靠爸媽或家傭經常打掃,邀請小朋友在大掃除日加入一起打掃及怖置,讓他們體驗打掃不是簡單的事,整理書本玩具並將舊物捐出給有需要的人,一方面增加家庭責任感及歸屬感,另一方面讓他們明白「施比受更有福」。
行年宵市場
年宵來源於古時花業的發展,花農會在過年前到市集擺賣,從花街到花市,漸漸發展成現在的年宵市場。 和小朋友一同去行花市,買年花,認識不同花種,亦為家中增添一點生氣;而且現在的年宵不只是賣花,還分為「濕貨區」、「乾貨區」和「熟食區」,可以花一整天吃喝玩樂,感受一下節日氣氛,是一個不錯的家庭活動。
製作賀年食品
年糕寓意步步高陞、煎堆有金銀滿屋的含意、湯丸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;現在賀年食品包羅萬有五花八門,雖然市面購買賀年食品非常方便,但是自己製作的還是比較健康;小朋友可從烹飪中認識到不同食材,更可訓練耐性,細心和專注力,參與製作過程亦會得到成功感,亦會更樂意多吃一點自己的製成品。
拜年
拜年是大年初的主要活動,由下輩到長輩家中拜年,拜年時要多說些吉利說話,如恭喜發財、身體健康、龍馬精神等。小朋友最喜歡的當然是拿到「逗利是」,家長需灌輸小朋友正確觀念,紅封包原意是討個吉利,是長輩們的心意,金額的大小並不是最重要的。家長更可讓子女學會金錢管理、儲蓄及如何運用新年的紅包錢等。
注意:傳統習俗大多是來古時習慣及傳說發展下來的,而以上習俗資料亦只供參考,個人可根據習慣、信仰、家庭狀況等作自行調整。希望大家有一個愉快的雞年!
(圖片來源:互聯網)